约翰·杜威(1859~1952)是美国先进的实用主义(又称转化认识之道或实验经验认识之道或工具主义或反省思维;与落后的理性主义相对——本网注)哲学家、教育家和心理学家。英国哲学大师罗素说:“任何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感兴趣的人,应当特别对美国进行研究。就我看来,本世纪内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最杰出的成就产生于美国。聪明机敏的美国在其粉碎欧洲的桎梏而取得成功时,已经发展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崭新眼光,这主要是詹姆斯和杜威的研究所结成的硕果。”罗素在《西方哲学史》中说:“从严格观点看,杜威哲学的重要之点是他对于真理的传统解说的批判,从而提出工具主义的真理论。”罗素解释道,多数职业哲学家认为真理是固定不变和永恒不易的,是完备无缺和终极性的。美国学者称他创立的反映时代剧变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是“美国天才的最深刻、最完全的表现”。 由理论探索转向现实的现象,是美国当时的时代特征。早在17世纪的殖民地时期,人们普遍信仰加尔文派教义,这时受德国哲学的陶冶,遂更加相信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固定的和永恒的。美国人最终冲破这种观点而对人类文化作出成就,仍是植根于进化论的实用主义哲学。这种新观念对于永恒不易而超越现实的真理论无异是猛烈的撞击。当时,美洲刚好是新大陆,它们需要拓殖边疆,需要冒险开辟,需要创新求生,需要在非固定、非永恒、非一成不变的环境和信念中,面对新事物和提出新见解,从而建造新世界和新文明。客观形势迫使人们勇于探索而不守成规,其结果是承认宇宙并非终极的和完备无缺的,仍是经常处于变迁之中的。理性主义向来是有条不紊和一成不变,这时便受到怀疑;相反,革故鼎新和大胆尝试以及日新月异和敢于实验,却成为金科玉律。因为当时的美国如抱残守缺便是退化,是死路一条,唯有除旧布新才是成功和进步的康庄大道。在这种形势下,皮尔士和詹姆斯等时代的喉舌才倡言真理不是上帝恩赐的神物,不是神的预制品,而是人类在披荆斩棘的开创过程中获得的理解;一旦时移势易,早时的定论就该让位于新获致的定论。真理仅是要经受实效检验的假定,绝不是千秋不移的成规。所谓绝对、所谓标准和所谓权威,都须经受社会活动的鉴定和考验,否则不啻是束缚人们智慧发展的障碍物。杜威恰是接受到这种时代思潮的洗礼而建树起哲学理论的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(建立在理性认识观基础上的教育——本网注)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(建立在实验经验认识观基础上的教育——本网注),其功绩是公认的。汉德林在《杜威对于教育的挑战》中说,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转折时期,美国教育急需强烈激荡和震动的关头,杜威掀起的波澜是壮阔的,其意义是爆炸性的。 盖棺论定地说,美国传统的教育一方面是脱离社会,一方面是脱离儿童。杜威所探讨的正好环绕着这两大课题:一是使美国学校和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,一是使美国学校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的规律合拍。他成功地作了探索,因而成为美国教育的巨人。博茨在《教育文化史》中则说,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交叉点上,促进美国学术和教育发生重大改革者,一是霍尔,一是杜威。霍尔奠定了发展心理学的初基,有助于促进当时急切需要的教育改革。不过,单纯从心理学观点改革教育是不够的,必须兼顾社会的发展,才能成功。正是杜威完成了这项全面性的任务。就此可知杜威的贡献之宏伟了。 美国19世纪公立学校运动领袖霍拉斯·曼说:“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。” 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颖教育哲学,又能亲见其实施之获得成功者,杜威是第一人。《民主主义与教育》刚好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。 (以上选自《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伟大意义》) |
我 的 认 识 |
|
培根-杜威实验经验认识之道摘编 |
|
实验经验认识之道选编 |
|
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(选编)(滕大春)(1916)*** 论理改造的意义(精选)(杜威)(1920)***
哥白尼式的革命(选)(杜威)(1929)
社会探究中的“如何”、“什么”“为何”(选)(杜威)(1951) |
走向积极的心理学(选)(马斯洛)(1954,1987)
|
实验经验道德之道选编 |
|
人本主义心理学选编 |
|
|
|
实验经验教育之道选编 |
|
|
我的头条号、抖音和小红书:创新创业领导之道 我的邮箱:waytu@qq.com |
© 张 军
本网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